如何「有效」閱讀一本書?分享我一年讀40本書以上的心得

--

有人找得到裡面有一本《灌籃高手》嗎?

由於媽媽在出版社工作的原因,家中的每個角落都充滿著書,從小就培養閱讀興趣的我,始終保持著讀書的習慣,而在研究所到出社會後的這段時間,更是了解到閱讀的益處與威力,開始更大量的閱讀各領域的書籍,近幾年維持著一年大約40本書的閱讀量,而本文將分享我從這些書本中學習到的心得

本文重點將分成三大部分:
1. 為什麼需要大量的閱讀?
2. 如何更有效率的閱讀、擷取書中內容
3. 關於閱讀的迷思與其他心得

1.為什麼需要大量的閱讀?

身為一個知識工作者,面對現今資訊爆炸的時代,自主的學習已經變成一件必要甚至很基本的事情,尤其是產品經理這個職位,更需要同時了解跨領域、多面向的各種知識。

在這段篇幅中,我想拆成兩部分說明,先從大範圍的方向切入說明吸收新知的好處,再進一步縮小範圍說明那麼多的資訊載體中選擇書本的好處。

①吸收新知的必要與好處

▼ 增加自己的選擇

在現今的時代埋頭苦幹已經不是一項美德,懂的善用資源、看清局勢,進而做出最有效益的選擇判斷才是這個世代的成功之道;而當你廣泛吸收知識時,便可以拓寬你的視野,見識廣了以後,自然增加你可以選擇的方向。

我認為大量的接觸新知可以增加許多自己的選擇,將可選擇的方案數量提高後,再選擇對你自身最有利的決定會是比較好的做法。

▼ 建立自身護城河

護城河一詞源自巴菲特投資的策略中,認為擁有護城河的企業才是值得投資的好標的,而如果將個人也視為一個企業來經營管理的話,閱讀將會是增加自身護城河競爭力很好的方式。

引述科技島讀在《從成功到偉大 — 策略是為了打造護城河》一文中提到,企業成功的策略最重要的應該是“創造持續性的競爭優勢”,也提供了一張關於護城河的四大分類(如下圖),而我認為打造與加強個人能力也是如此,當一個人閱讀並有效的將這些知識吸收成自身知識後,就好比企業增加了「特殊知識」這方面的護城河,這些能力是需要時間與量的累積,但只要你能堅持持續投入,便也是在持續加強自身的護城河,拉開你與他人的能力差別。

閱讀可以增加『特殊知識』的護城河 圖取自《科技島讀》

②選擇書本的好處

在科技進步的時代,雖然作為資訊載體的書本也出現了許多替代品例如:影片、podcast、網路文章等,但我認為書本還是有以下兩點優勢:

▼ 掌握吸收知識的「速度」

相較於影片、podcast等載體,人們更容易從文字來掌握吸收知識的速度,引述我自己前一篇文章的段落所提到:

就像閱讀一本書,我可以很快的從這本書的封面、前言、大綱目錄或是特定章節的文字,去判斷這本書是不是我所需要的內容,更重要的是我可以掌控獲得內容的「速度」,我可以選擇加快(判斷為不需要的資訊快速帶過)或放慢(重點精華重複閱讀)吸收資訊的速度。

▼ 系統化整理知識

而在文字的資訊載體中,書本勝過各種網路文章的優勢在於:網路文章通常所乘載的資訊比較零碎、不連貫,書本是由一系列的文章所構成,從目錄就可以看出整本書的架構與順序,通常也是作者精心安排的成果,對於想要了解或學習某方面不熟悉的知識領域時,系統化的架構是十分有幫助的。

在instagram上紀錄個人在2020年閱讀的41本書

2.如何更「有效」的閱讀?

接下來想與大家分享自己多年閱讀經驗,當閱讀的量開始增加後,個人的時間還是一樣的有限與寶貴,勢必需要以更有效率的方式來獲取書中的知識,從自身經驗中得出的一些想法與心得,分成以下幾個步驟與大家分享:

①區分閱讀的「目的」與「類別」

這邊介紹有效率的閱讀方式,目的在於快速且精準的吸收書中知識,適合運用在比較科普、工具類的書籍(商管、投資、各種學問等),而個人在閱讀較文學性的書籍時(小說、散文、詩等)便習慣用比較慢節奏、細讀的方式,讓自己沈浸在文字之中也是了解文學的一種樂趣。

所以建議大家依照閱讀的「目的性」來決定是否採用,如果像上述所說只是閱讀一些文學作品或是其他較輕鬆的書籍時,就不需要刻意的調整讀書的方式,單純地享受閱讀的樂趣就好。

細讀文學也是閱讀的一大樂趣

②選書跟讀書一樣重要

當你確認完閱讀的目的是為了「吸收新知」後,如何選擇對的書來看就是一個十分重要的環節,與其你用不效率的方式讀完一本符合你需求的書,我認為花了時間,卻讀到一本不符合你需求的書是一件更消耗時間成本的事情,如何選擇適當的書籍這邊提供了幾項小建議:

▼ 從書的外觀、大綱、簡介略知一二

大部分的時候接觸一本新的書你會從它的外觀開始,然而我覺得現今的書籍為了吸引民眾眼球的目光,書名取的越來越長、越奇特反而看不出書的內容本質,要觀察的反而是封面與封底的文字介紹,通常可以看出出版社對這本書的大意介紹,可以的話翻開書本看一下大綱(現在網路書店也大多會把書的大綱放在介紹中),看看整個章節架構,便可以更清楚的判斷此本書大概在講什麼內容。

▼ 確認內容的範圍與涵蓋的領域

當你透過上述的方法對這本書有點初步了解後,也可以更容易判斷此書的內容涵蓋了哪些範圍,而同時也可以比照你個人的知識、經驗去檢視這樣的內容是否為你所需,通常建議從範圍大到小順序來閱讀、學習。

舉例來說:如果今天我是一個投資新手,幾乎不具備任何基礎知識想用書籍來學習時,我應該先選擇的範圍大、深度淺的概論書籍,而非直接選擇一本該領域其中一個深度內容的書(直接介紹股市技術分析、如何看公司財報等書)。用這樣的方式檢視也能減少你選錯書的機率。

本人錯誤示範:對哲學概論都還不熟悉就直接讀卡繆的荒謬哲學理論 = 自殺 完全看不懂

③從「目錄」來了解框架架構

講了這麼多,終於到了要翻開書本的環節時,也請先別一頭栽進去開始閱讀,還有一個非常重要的步驟,那就是請你先好好的看一下「目錄」,之所以重要,是因為你能快速的掌握這本書的「框架」,用極短的時間便可以了解整本書作者所安排各章節的重點、內容的順序邏輯,接著在閱讀時才會更有方向。

我始終認為,不論是在閱讀書籍或是理解各種事物,甚至是與人交談溝通時,都應該先分析整個架構的框架,掌握所有你已知的範圍,如此一來,才能清楚知道你現在在哪個位置、完成了多少進度;唯有認清自己的認知邊界,才面對剩下自己不足、不了解的部分,進而找到自己還能進步的方向。

目錄可以幫助你清楚了解書的架構 《零規則》

④將重點條列、記錄下來

在前段掌握了目錄大綱後,在進行閱讀時便可以隨時掌握自己對這本書的進度,而我也習慣在閱讀同時反覆進行思考,去判斷書中的內容是否合理、是否真的有我能學習到的新觀念與知識,而在閱讀完後,如果我認為這是一本有收穫的書籍,通常我還會在閱讀之後做一件重要的事情 — — — 將書的重點內容整理成筆記。

對我來說,一本有收穫的書代表著我從中獲取了新的觀念或是全新的知識,我習慣拿一張A5大小(A4的一半)的紙,練習將這本書的內容與重點以條列的方式記錄在這有限的篇幅之中,雖然這是一件花時間且累人的事情,但獲得的許多益處將遠遠超出你的想像:

用一面A5的篇幅摘要一本書的重點

▼ 確保吸收書中知識

當你開始提筆產出時,同時也是在強迫自己吸收、重新組織所讀的內容該如何條列,這樣的過程也是幫助你重新整理自己所讀內容、完整的吸收。

▼ 訓練整理資料能力

呈上一點,這樣的過程也是在訓練自己抓重點、將內容條列化的能力,不僅只是為了整理書籍內容,在職場上也會有許多需要解讀複雜資料的情境與需求,反覆訓練與加強自己整理資料的能力也是一舉數得。

▼ 將書中的知識「模組化」

而最重要的,就是你可以將書中的各種知識拆解成一條條的重點,每個觀念或是知識都是一條獨立的筆記,你可以把它想像成是一個索引或標籤,當未來你遇到相似的情景或是需求時,可以馬上聯想到這與你看過的某本書內容有關,也許你不必完全記得書中知識的每個細節,但可以透過這些筆記快速找出重點,甚至是再回頭翻閱那些書籍即可,將知識「模組化」透過筆記的方式連結這些書中的內容,進而擴大你的認知邊際。

舉例來說,我在寫前一篇文章時,嘗試以產品心理學、遊戲化(Gamification)的角度切入來分析一項產品,而我馬上便可以聯想到在這個領域我讀過的書籍有《遊戲化實戰全書》、《玩心設計》、《心流》等書籍,然後透過這些筆記來找已經被我「模組化」的知識,進而選擇一些適當的內容再引用進文章中。

《玩心設計》《心流》《遊戲化實戰全書》

3.關於閱讀的迷思與其他心得

最後想與大家分享一些有關閱讀的迷思與自己的一些小心得:

▼迷思1:所以如何才能快速閱讀那麼多書?

很抱歉,我要承認標題的一年看40本書只是吸引你的目光(不要打我),本文也沒有任何告訴你該怎麼「快速」閱讀的技巧,事實上,一年能看40本書的主要原因:是我花費了相對大量的時間在閱讀上,每天有空的話都會固定抽空半個小時至一個小時的時間來閱讀,日積月累下來才達到這個閱讀量。

所以我認為更重要的,是培養自己閱讀的「習慣」,先不用去預設一年要看幾本書,而是練習自己能否在每週抽出固定的時間來閱讀,如果原本比較沒有閱讀習慣的朋友,也可以先從試著一次閱讀個30分鐘或是規定自己看10頁的小範圍開始,在閱讀這條路上就像在跑一場馬拉松,走的持久會比走得快重要的多。

▼迷思2:盡信書不如無書,一字一句看完才能算讀完書嗎?

我認為閱讀的一大樂趣,就是像一場與作者的對談,是一個互相交流對話的過程,你會用自身原有的觀念與認知與作者提供的新內容產生激盪,然而這也代表了你必須擁有自己獨立思考的能力,才能檢視這個作者是否真的言之有物,而不是全盤接受作者所說的一切。

在閱讀的量達到一定程度時,你可以明顯感受得到一個優秀的作者與一個普通甚至是平庸作者的差別,當我發現這本書的內容無法提供我更多有用的內容時,我會勇於選擇放棄這本書或是用很快的速度翻閱剩下的內容,畢竟當我們在做這類閱讀的最終目的是為了吸收新知,而非「看完」這本書。

▼心得1:經典之所以為經典,就是因為經的起考驗

最後想再次強調選書的重要性,畢竟時間就是每個人最寶貴的資源,選到一本對的書可以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這邊想分享的,就是在選書時,往往越多人推薦的著作,通常也是相對不容易踩雷的,尤其是那些經典著作,歷經比較長時間,眾多讀者的見證、推薦下,成為該領域指標性的作品。

所以我自己現在在選書時,也開始習慣花比過去更多的時間來挑選書籍,會多看看其他人的評價與書評,確認每本書的領域範圍、內容後再決定是否閱讀,而也正因為前期花了比較多時間做功課後,也越來越能精準的獲取自己所需要的知識。

分享幾本自己喜歡的經典書籍

結語

巴菲特說過「最好的投資,就是投資自己」,而其中閱讀又是一項只需花費少許金錢,便可以獲得許多寶貴知識的划算投資,許多著作往往是各領域的大師花了一生的時間,將領悟到的道理、研究成果與自身經驗濃縮在一本書籍中,雖然現今的科技進步速度飛快,有些產業(科技業、區塊鏈等)每天日新月異的變動,書籍出版物的速度可能會慢了幾步,但我還是相信閱讀書籍始終會是一個無法被取代的獲取知識方式。

最後想分享一段自己深受啟發的一段話,出自Tinder前產品長 Ravi Metha在《Product Competency Toolkit》中所寫:

Th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average PM and the peak PM is an understanding of gaps and the ability to unite a team that fills those gaps.

我想不僅限產品經理(PM)此職位,優秀有能力的人會不斷找出自己不足的地方,並勇於面對、正視問題且想辦法修正改進,透過持續的閱讀、反覆不停的思考每一天讓自己都更加的進步。

以上分享了自己從閱讀中得到的一些心得與看法,歡迎大家一起來討論,覺得這篇文章不錯的話也可以多給我掌聲鼓勵一下,也祝福各位都能從書中找到自己想要的東西。

--

--

Keith Wu 鄔至為

軟體科技PM / 喜歡嘗試各種新事物 立志成為一個多元發展的人 /可以念饒舌也可以唱抒情 /早上泡咖啡晚上泡酒吧